◎2021月津港燈節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因而停辦一年,所幸2022「月津港燈節」重磅回歸。
2022月津港燈節的規模為歷年之最,因為去年停辦而把所有展品合併到今年一次展出,
展覽期間更從1月下旬一路到2月28日,為期一個多月的「月津港燈節」活動成為不少人過年走春的最佳選擇。
台南月津港燈節2022「月津港燈節」主題定為「禮物PRESENT」,這個主題同時有著「禮物」和「現在」兩個意涵,
對於身處後疫情時期的台灣人,能夠好好活在當下,就是過去兩年來,生活中最深刻的期盼,
我們向著明天走去,緊緊擁抱我們的是現在。
今年月津港燈節打造5大展區分別是(*藝術燈區 *巷弄燈區 *徵件燈區 *新創燈區 *車站燈區)
,將整個鹽水都變成光影美術館,更首度規劃水上船屋作品,
涵蓋立體裝置、影像、聲音裝置、表演藝術等。今年更首度將被內行人譽為「鹽水秘境」
的五分車站倉庫群規劃為車站燈區,於3棟倉庫呈現新媒體藝術作品,結合建築投影、燈光照明及聲音藝術表現。
今天燈區眾多無法一一介紹分享就只有取重點[**藝術燈區**]來分享囉!!就請各位循著介紹腳步慢慢探訪.......
⏰展期:𝟐𝟎𝟐𝟐 / 𝟏 / 𝟐𝟐 - 𝟐𝟎𝟐𝟐 / 𝟐 / 𝟐𝟖
💡啟燈時間:每天晚上 𝟏𝟕:𝟑𝟎~𝟐𝟑:𝟎𝟎
📌地點:臺南市鹽水月津港
🔸展區:臺南鹽水月津港、永成戲院、鹽水歷史街區、鹽水車站、新創燈區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月亮的故事 ◎
鹽水蜿蜒的河道形成了彎月狀,故得名「月津」。月亮也是「月津港燈節」每一年的重要元素。
藝術家結合在地著名的月津八景詩句「聚波漁火」為主題,並運用如同月亮的燈球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。
透過剪下各式各樣的船隻,在燈球上呈現過往「聚波漁火」的畫面。
讓在地居民一起在月亮上述說屬於鹽水的故事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鏡月-月鏡 ◎
作品發想自月亮,運用簡明的意象,將曲橋轉化為被月與光渲染的場域,進而呼應月津港基地的歷史與文化。
曲橋上的圈環,白日為鏡、夜晚為光,在河水倒影及日、夜光的洗禮下
,形成多重層次的情景,創造月津港的新河畔景色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拾光 ◎
土地是泥沙跟著水流經年累月的沖刷與堆積,一層層堆疊的水痕蘊藏在地底,啟動了生命的可能,
蘊含著百年的過往與千年的記憶。 在作品〈拾光〉中,藝術團隊運用竹、木、鐵,
在地面上創作一個從地面隆起並被光痕交疊的種子造型,發芽的莖轉換成路徑,
讓觀者進入光痕包覆的空間中,在空間移動的路程裡,沿著光取捨出時間的遊走與痕跡。
而造型外透過自然材質光影漫射出滿地的餘波,如同土地上生命的運行與交疊和在碰撞之後綻放的點點亮光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伴月 ◎
純樸的鹽水在「月津港燈節」期間,仿彿進入另一個超現實的魔幻時空,時間、空間都似乎停住了,
一切的幻境皆成了可能,在夜晚呈現不同樣貌。以月亮為主體,搭配高彩度的線條呈現,
呈現出旋轉、舞動的奇幻力量,搭配直徑六米的月亮,擬仿水上優雅情境,
以「伴月」命名,希望用一種陪伴、伴隨的心境,讓2022「月津港燈節」的魔幻時光記憶是帶著微笑與回憶,
也讓來參觀民眾伴著月亮探索、體驗整座魔幻的鹽水小鎮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瀑布 ◎
藝術家延續流星燈的系列,以水為題、以光為素材,應用擬真的手法,呈現一座從天而降的瀑布。
觀眾的眼睛看見奔流如水的燈光,在認知的錯覺下判斷為瀑布流動的畫面,看似奇幻,實則隱含著多重的思辨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魔動時刻 ◎
在水道蜿蜒的鹽水小鎮裡,如果能從水底召喚出守護月津港的力量,會是什麼呢?
從90年代開始接觸了許多來自日本的卡通,其中最令藝術家印象深刻的就屬「魔動王」了,也是童年中重要的時刻。
作品由水面上魔法陣上方出現,運用月津港場域的多重視角,呈現不同的面相,
從一側看,先是鹽水八角樓的意象,而從另一側觀看則是喚起藝術家的兒時記憶「魔動王」。
作品藉由八角樓與魔動王的結合去共同守護鹽水這個小鎮,期望提供在地特色文化有更多的想像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釣魚小兔 ◎
太公釣魚,願者上鈎。
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下:姜尚因命守時,直鈎釣:負命者上鈎來。
釣魚小兔代表著童年的形象,近視的眼鏡是對於沉迷事物所付出的代價;耳朵的繃帶是頑皮叛逆後的傷痕。
小兔拿著釣竿,瞪大雙眼盯著魚鈎;竪起耳朵仔細聆聽獵物動靜。即使困難重重,小兔依然堅決地與獵物對峙到底!
姜太公垂釣不釣水裡魚兒,而用行動作為誘餌給周國文王。小兔無餌垂釣,亦非想釣水中游物,更意在與每個觀看的心靈產生思考對話。
在充滿文化色彩的鹽水月津港邊,用當代藝術的美感與歷史美景對話,縱使環境隨著時間已歷經更迭,但人文與傳統精神終將會流傳下來。
堅毅的釣魚小兔安穩沉著的坐落岸邊,而身後淘氣的迎賓小兔猶如你我的赤子之心,用童趣的角度重新探索這個世界。
靜謐的月津港讓人有著懷舊的心情,藝術家透過此件作品詮釋靜中有動,也期盼透過作品呈現當代藝術與歷史文化交融的新舊之美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繾綣織花 ◎
此次概念以河流為創作主題,透過光影閃動的變化,呈現水與空氣界面間傳行的重波,如同生命生生不息,往復循環輪迴,
卻又回歸虛無,回歸自然。作品希望透過自然現象的視覺化,呈現光的流變與動態,
將曖昧不明的心理狀態對應到生命經驗與藝術創作之間的意義關係,以光在時間的逝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場域與記憶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裂 縫 ◎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光電獸 ◎
此次作品依附在親水河道一端新完成的渡槽橋中,連結鹽水的文化特色,試著用燈光與橋的空間關係演繹蜂炮炮城的意象。
將燈具橫向排列,依空間關係置入於橋結構中、橋下及水面下,模擬蜂炮串射、爆炸及煙火繚繞過程的光影效果,
並結合以電子音樂與蜂炮聲響素材創作的實驗音樂,用不同以往的視覺與聽覺體驗為觀眾創造蜂炮文化新的想像。
然而在現場卻聽不到激烈的音樂聲響,需透過行動裝置與耳機連結到另一時空,
閃爍的燈光與激昂的聲響在每一個觀眾身上實現了魔幻般的結合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白色森林 ◎
在月津港的開放的水域中置入一片孤獨的白色森林,利用燈光與鏡面反射讓觀者呈現一種迷幻的氛圍,
在樹的底部與枝幹的部份分別以鏡面包覆讓其呈現一種「漂浮」的視覺錯覺。
白色森林也像一座小島一樣,漂浮在月津港中,透過水面的鏡射呈現了樹的生長。
樹枝從太陽得到陽光,樹根從土裡得到水和養分,一棵樹的樹根,往往都跟樹枝一樣茂密,
只是在土中,往往不被看到。透過夜晚的魔幻,提醒觀者對於其自身所處的環境意識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來自神的祝福 ◎
圓也是自然界唯一可以自然產生的幾何型,古代的埃及人認為「圓」是神賜給人的神聖圖形,
所以世界所有宗教也無不以圓來做為正向光明的代表。作品以六個圓三環的方式,
規律的分層排列,再與水中倒影形成12道光圈,並製造迷霧,有如神般降臨的神秘感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316.5K ◎
當南北跑的環半島成為偶爾的日常,風景也就隨著日常延展開。入夜走行,路燈與往來的車輛化作光點抽成的線。
南下的國道行駛不容易慢下來,夜間的光田從彰化開始出現蹤跡,沿著鄉間小路到了更南方都能看見。
試著用手機或者相機想把光田記錄下來,而眼中看到的光點,在數位曝光的畫面中便成了帶著光的鳥群起乘。
人類視覺暫留(觀看)與數位曝光(攝影)的光軌,在同一個瞬間揉合了兩個世界的影像,共存於具有時間性的瞬間,成為當下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鳶尾花動物園 ◎
藝術家創作是描述一個在想像中彩虹動物園的故事,創作中的關鍵元素「霓虹」,「霓」與「虹」是相對應的一種自然現象。
「虹」俗稱「彩虹」是雨後天晴,陽光照射在殘餘空氣中的水珠發生折射,散射出七彩的光芒的現象。
期望如雨後,天空出現一道彩虹,因光與色彩帶來的奇幻氣氛,以簡單童趣的線條構成作品,傳遞對自然萬物的愛,
喚起大眾珍惜地球環境與生物的意識,同時對於即將消逝的動物多一份關注。觀賞者可以直接的感受到藝術帶來的美好愉悅,
找到生活中詩意的片刻,珍惜當下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半影 ◎
邁入第拾年的月津港燈節,透過月津港河面的倒影,將半影倒映在河面上如同記憶因空缺而顯得更完整,
光因黑暗而顯得閃耀,記憶因時光而顯得深刻。此次在 「月津港燈節」展出作品《半影》
裝置結合夜間寫生活動「拾光記憶-夜間寫生」,以月光為畫布,記憶為畫筆,
保留住每個無法被取代的時光記憶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月光紛飛 ◎
鹽水因臨「倒風內海」而自然形成了一處內海的港灣,其港灣像月亮一樣 ,因而有了月津、月港之稱,
鹽水就像是一處被月亮環繞的城鎮一般。 月津港的水流串起了過往居民的記憶,水的漣漪圈起了這些年的相遇、
圈起了那些年的相知、相約,更是串起了所有時光,一年一年的累積堆砌向上,
水面也映照出段浪漫、魔幻的光影和沉積月津港裡所有的美好時光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菱田裡.波光間 ◎
重拾「月津港」舊時菱田風情,採收紅菱的船筏,逐水波光影而行,浮葉生動,簇擁成團團碧綠。
場景浮現,解構過往樣貌重新再造,營造現代感十足,層疊錯落、奇幻的菱田景緻,晚風輕拂著葉,
伴光隨影呼吸,舊念竟譜成一曲,田間此起彼落。船筏已是記憶的載體,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,
不忘這片土地,曾帶給我們富足的生活榮景。
- 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鹽水的故事 ◎
無論是在曬意麵的的時髦老奶奶、還是曾經是永成戲院辯士的老先生,
透過長時間的交談,了解屬於他們的故事。我們邀請在地居民,
於日常生活的場域,呈現出最自然的一天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19800s ◎
同時『時間』也是一種幻覺,我們永遠也觀察不到時間。但由於人或特定事件的發生,將時
間的戳記轉為記憶,時間才能有意義。19800秒,5.5個小時,是月津港燈節的開燈時刻,專屬的魔幻時光。
在這個被月光與河流擁抱的小鎮裡,我們創作一個屬於月津港,期間限定的時間刻度。在燈明與燈滅之間,
用刻度去模擬時間的流逝,揉合了過去燈節的記憶,記錄下分分秒秒的當下,用藝術串連起觀者的情感與共鳴,
拾起並創造屬於這個場域的十年時光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風.光 ◎
一顆顆漂浮的光點,由遠而近的在時空裡延伸,在風的吹拂下隨風搖曳,又慢慢回歸平衡。
點點星光如潮浪般的搖擺變化,漸變成起伏的波形線條,呈現風力連動的帶狀序列變化,
一格格的如時間中連續動作的動態分鏡,也像是在水面上虛實交融飛舞的線條,
在風的作動與光點色彩的流動中,是呼應當下風與光的表現,也是綿長而無限的月津港在地風光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際會III ◎
某些感覺潛藏在心中,像是某些事件的遺跡,或者是某些情感、某些思想的殘骸,經過時間的沉澱,
它們成為各自佔據心靈一角的質量。平常不為人所見,然而在某些時刻它會浮現,以一種混沌的姿態,盤旋在可視心靈的上空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斜影 ◎
「橋」是連接此與彼通道,行人穿梭在自行車道橋上,掠過節節柵欄,與一片片的灰色結構體,是這裡常見的景象。
旭日東升之時,灰色拱門的影子藉著斜陽,成像在人們足跡邊,卻也將在日光偏移後漸漸消逝。
藝術家以橋的形狀作延伸、傾斜,遙想太陽落入地平線後,光線穿越地表,依舊照耀著此些建築結構,
持續生成著影子,影子在夜中變成了光,點亮此與彼的穿越者。
2022月津港燈節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至理名言 ◎
Axiom由超過700,000個LED矩陣雕刻而成,裝置以三個對稱對齊的拱門構成,呈現出一系列動畫,
這些動畫體現並包裹著其表面和輪廓,同時通過深度效果和人造數位陰影的錯覺凝視其虛擬體積。
隨著這些視聽安排在整個作品中逐漸展開,人們探索,解剖並重新發明了光、聲、空間和時間的對稱性,
透過多種合成和舞蹈技術的扭曲說明了對實質性的解構,目的是以一種替代的方式對其進行重建,直接剖析時空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緞 帶 ◎
以禮物的緞帶作為設計概念的發想,運用金屬方管材質的可塑性,設計弧型結構,
上舖松木作為椅面,下方配置螢光塗料及夜光燈使其在夜間可發出螢光效果,
整體造型像是禮物上的緞帶,在公共空間中,提供觀賞的人有可以休息的 Present,
也希望可以讓觀眾體驗到,在疫情變動之下,珍惜當下就是最好的禮物。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◎ 彩繪水族館 ◎
彩繪水族館》能夠讓孩子們透過參與作品感受到創造性想像的力量。每個參與者都可以根據
自己的喜好給紙上的海洋生物塗上顏色。完成之後,掃描畫作,將其投影在巨型虛擬水族館
上。孩子們會發現,自己塗繪的生物被賦予了生命,與其他海洋生物一起自由地游動著。孩
子們可以觸摸魚兒,魚兒若感受到有物體靠近將會游走,也可以觸摸掉下的虛擬飼料袋給魚兒餵食!!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燈區展覽地圖
「月津港燈節」 怎麼去?交通資訊報你知:
▲ 「月津港燈節」 交通管制圖與停車場位置一覽圖
2022月津港燈節交通方式:
燈節期間人潮眾多,停車位置有限,建議可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喔!至台鐵新營站後可轉乘公車前往。
台鐵轉乘公車
搭至新營火車站後,於站前新營客運總站搭乘棕幹線、棕1、2、3支線公車在橋南老街站、鹽水站下車
今年燈節期間除棕幹線公車循往例加密班次、延後收班,為鼓勵大眾善加利用大臺南公車,
假日增開「新營太子宮⇔鹽水橋南老街」、「新營客轉中心⇔信義路」的接駁車。
高鐵轉乘公車
搭至高鐵嘉義站,搭黃9至新營客運總站,轉乘棕幹線、棕1、棕2、棕3支線公車,可暢遊鹽水看月津港燈節。
搭至高鐵嘉義站,轉乘高鐵快捷公車「166電動巴士」,可直達鹽水,暢遊月津港燈節。
🚗 阿萍&阿裕 玩樂誌更多旅遊資訊推薦
∣台南景點一日遊 鄰近景點介紹∣
【 台南.白河景點】火山碧雲寺(免門票)推薦 | 觀賞夕陽日落最美木棧道亭台樓閣 | 雲霧仙境般盡收眼底!!